检索结果
  • 2011-08-23
    信义实践队总结2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信义实践队总结4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刘芳的下乡心得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董杰的下乡心得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李荣丽的下乡心得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吕梁西属巴义诊工作总结2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吕梁西属巴义诊工作总结4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吕梁西属巴义诊工作总结6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吕梁西属巴义诊工作总结8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吕梁西属巴义诊工作总结10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山西中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系列(八)——携手滋根 情系石楼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山西中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系列(九)——携手滋根 情系石楼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山西中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 ——携手滋根 情系石楼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实践心得于艳丽 来源:[团委-新]
  • 2011-08-23
    山西省中医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出征吕梁 来源:[团委-新]
  •   今天早上,我的主要任务是量血压,并且帮助学长“翻译”。早上的新病人也不少,还有复诊的病人也有很多,量血压的病人一个接一个,刚开始还好,后来人越来越多,耳朵不听话了,卡的耳朵疼的,但是疼的值,量血压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了,很想继续干。说到“翻译”。就更开心了,因为这个我会,我是本地人,能听懂这的方言,学长在看病时有听不懂的,我就给翻译下,有人开玩笑的说我是“翻译官”。哈哈,挺开心的。有时还听老爷爷
      今天是下乡的第一天,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之前在学校里,从没有接触过病人,也没有实际机会,而在这里,满屋子的病人需要帮助,而且大家都是老年人。我学会了量血压。第一个测得病人就是一个低血压的老爷爷,担心如果把他的血压量错会影响治疗,在给老爷爷看病前,我想请学长再给他量一次。我知道这是不负责任的,但就是害怕。今天共来了三十多个病人。我在学长旁做记录,真切感受到“望闻问切”的意义,我自己也上手
      今天是下乡第四天,今天我们的地点是梁家岔村。早上发当地的杨医生带领我们的队员下户,杨医生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医生,医术很好,对本从村民的身体状况也都比较了解,所以他比较有针对性的领我们去见了她的不少老病人。每到一位病人家中他总会详细的询问他们的病情,然后他再把病人的情况给我们讲解一遍。杨医生很负责,从他那里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一路上,杨医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医学知识,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才,行医二十
      我们十七点到了十里村,本以为会有很多人来听这个讲座,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一个人都没有。广场上空空的,心里不由得也空空的。过了一会,当地乡医为我们搬来了桌椅,我们换白大褂,开始在广场上义诊咨询,这样才渐渐来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位下肢水肿的阿姨,经过多项检查都无异常,予以五苓散峻下逐水,西医考虑是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接下来又看了一些病人,天空就开始打雷了,乡领导急忙让我们收拾,我们也不得不离开十里村
      我们带着健康档案来到了村支书家,打电话向那个支书阿姨借血压计、血糖仪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没借出来,心里有了阴霾。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展开了活动。首先在村支书家里进行了询问,有关病史、遗传病史、现有症状等。刘芳学姐对有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指导。乡亲们积极配合,活动顺利地进行着。
      有个老奶奶腰背部及胁肋部疼,这几天我们一直给她扎背部竖脊肌并艾灸,她说现在背部基本不疼了,她这个病去了好多医院都诊断不清是啥病,然而到了我们手上却奇迹般的减轻了,再给奶奶做完局部松解后,她感动的都哭了,她说“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在我身上你们费心了,你们比我的子女还要好啊”。我们几个小女生也忍不住哭了,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再说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是我们社会价值
      晚上,在全队的第一次例行讨论会上,指导老师首先再次强调了纪律以及团队意识。纪律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保证纪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其次,各队员对今天下午的调研活动互相交流意见,增进感情,加强团结。我们对明天即将开始的义诊进行了分工:本队由指导老师总负责和指导,义诊过程中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主要由其负责。九位同学由队长(该同学有丰富的下乡义诊和
      实践伊始,毫针显神威。在西属巴乡亲们期待的目光中,自信的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入到紧张有序的义诊活动中来。病人多为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因艾灸温通经络、助阳扶正,毫针、磁圆针见效快、疗效好,所以具有良好的疗效。毫针通过天地人三部,由浅及深,用合谷刺法、滞针手法,解除粘连,对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毫针作为针具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在治疗第一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义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
      大爷进来就直接到我那量血压,太多的正常血压让我放松了警惕,总是把眼睛盯在130mmHg上下的位置。"咚”的一声响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接着“咚、咚、咚、咚。。。。”每一声响都特别的有力,然而到100mmHg时居然就没声了,我的心里惊奇而又些恐惧,因为第一声响是在180mmHg~190mmHg之间,这是我测得也是我见过的最严重的高血压。心里虽是惊怕担表面还是不动声色地询问。大爷76岁了,耳朵有点
      薛秀平,女,72岁,吕梁西属巴村人。13152989984.主诉:腰背腹脐周围疼痛多年,胸腰段脊柱后凸严重,多家医院诊断其疼痛原因不明。经多次治疗无效,同时也导致了其经常拉肚,曾经被诊断有结肠炎。其疼痛从患椎两侧向两胁再到脐周放射,疼痛导致睡眠质量很差,同时伴有站立与坐下时小腹胀满的症状,躺下时小腹不胀。
      今天是我们石楼小分队赴田家岔村义诊的第一天,经过昨天的宣传,我们的活动在村民中已经家喻户晓。另外今天早上小蒜镇中心医院来田家岔村给村民们体检,一大早便有大批村民前来就诊,大家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诊治病人的活动中,小小的小学教室门庭若市,熙熙攘攘。
      今天是在田家岔村义诊的第二天,早上山里下起了倾盆大雨,义诊被迫暂停,我们也开始了第二项关注—教育。在与田家岔中心小学薛校长及在当地支教赵老师座谈中,讨论了村里孩子教育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思考,也为我们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不知不觉,我们石楼小分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已经进入了第四天。由于前三天我们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日复诊病人和初诊病人持续增多,义诊活动已经进入高潮。   虽然炎炎夏日,但大家的激情依旧不减,毫针、火针、三棱针、锋钩针等多种针具联合并用,让我们的义诊效果更加明显。很多病人今天已经开始痊愈,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容,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同时今天我们仍然有三位女生跟随小蒜镇中心医院前往各个村里为
      虽然今天还是没怎么上手,但确实见识到了很多,有些症状以前都知道,但还是亲眼见过后印象深刻,比如说拔罐拔出了半罐血,血还冒着白沫,火针点刺,喷出了好高好高的血注,还看到别人扎环跳,我渐渐明白,其实诊断远比治疗重要,今天扎腰夹脊,竟然没进去。看来指力还要练,基本功很重要啊!
    为响应省委“永远跟党走,建功新山西”号召,弘扬中医传统国粹文化。7月12日上午,由我院团委组织以针灸、推拿按摩协会为主的社会实践五个小队分别出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田家会、西属巴等五个村。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辛路程,我们于上午10点到达吕梁市当地区委,当地区委热情招待了我院社会实践队,并隆重举行了接待仪式。 仪式开始,由吕梁市共青团委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热烈欢迎中医学院实践队的到来,并指出:实践
共有 3239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160 页   当前第 2029 页

晋中校区: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太原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邮编:0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