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日期:2013-07-15 点击: 来源:校团委  作者:本站 【字号:放大 还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之一

——201378

又是一年下乡时,我们一队共14个人满怀喜悦,整装待发。78号早上6点半,在已久的期待中随校车的步伐,前往晋中市和顺县横岭镇。

早就听说山西好风光,果然一路上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行走途中,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交谈,既相互交流思想,又彼此了解,不知不觉中,时光已逝。

上午920分,我们到达目的地。在当地镇领导的领导下,大家便马不停蹄地准备开了。指导老师兼我院教授王茂盛不持辛苦,跟随同学们下乡义诊,他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展示了救死扶伤的美好医德。队员们在当地医疗门诊将血压计听诊器酒精棉棒艾条等医疗设备安置妥当后,以广播的形式宣传山西中医学院的义诊活动,反应颇为强烈。老师刚一到,病人就尾随而至。从11点到12点,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便有五位患者前来咨询。利用现有条件,老师详细问诊后,开具处方,病种包括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咽炎高血压等。王老师只用几味药来治疗这些村民,正如他本人所说医者仁心。考虑到患者的家庭状况,用尽可能少的费用治疗疾病,同时毫无保留地教授学生们临床知识,早临床,早实践,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要做一个会看好病的医生。

但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不是老师的医术,而是他处处体谅他人的品行。在诊病期间,他为病人着想;在生活方面,他与学生同吃同住;在学问方面,他积极听取学生们的意见。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所以,我觉得学校这次下乡活动极具意义,使老师与同学们亲密接触,探讨学问学习知识以服务于实践,使同学之间增进友谊,互帮互助,体验生活。今天真是不平凡的开始,相信我们必将不虚此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之二

——201379

经过一天的熟悉,今日的小医生们显然比刚来时轻车熟路多了。早饭过后,一行人提着各种医疗用具前往横岭镇的另一个小村——旺盛村。尽管满空阴雨密布,但当地政府还派专车接送,着实令我们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

上午9时许,治疗在旺盛村的党员活动中心正式开始。村中虽然共有700多口人,但前往就医的村民却络绎不绝,尤其是测量高血压的同学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据村民所说,占该村人口的60%以上都患有高血压,对此,刚开始我不太相信。直到亲自测量血压,询问患者后,才觉得高血压作为一种富贵病在落后乡村的发病率竟如此之高!也许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高血压。详细调查后,我发觉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平素喜食盐和油,少食蔬菜和水果,比较劳累,易怒。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多穿插一些预防疾病的小常识,使广大百姓了解认识高血压,降低对它的陌生和恐惧。

此外,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各种医疗手段都有所运用。有一位腰困的中年女性患者,在经过刮痧拔罐后,立即感觉全身轻松,对其施救的大一学生顿时感到一股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增强他学习中医的兴趣和自信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坏疽病人,她由于冬季冻伤脚后,脚的大拇指发生干性坏疽,自觉双脚特别疼痛,我们三名同学尝试用火针疗法温阳除痹,驱除寒邪,不知效果如何,这便是见证书本知识的时候了!很值得回味的一天。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之三

——2013710

转眼间,我们下乡已经是第三天了,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苦,但却感受颇深。由于今日天气仍然阴雨不断,考虑到病人与路途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在乡镇的会议室和王茂盛老师,冯老师,校学生会主席武杰等人在一起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经验交流会。

首先,中西医学院的几位学长发言,畅谈了他们这些天的感受。第一个发言的学长王栋平对当地的医疗条件感受颇丰。他强调应该加强基层医疗水平,尤其是面对连中药都没有的情况,所以我们作为中医人应该用最简单低廉的手段治疗百姓的疾病。接着,志刚与杨康学长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脉进行讨论,他们都认为在辩证前应先别脉之阴阳,只有诊脉清楚后,才能治好患者,否则极易误诊。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在临床上多是弦硬脉,呈虚寒之象。还有近60岁老人的脉象可以称为浊脉,摸之不清晰,多由于血液中有杂质,脾土不运化所致,故脉象不清楚。但此次交流会最大的亮点是王老师和志刚同学的辩论,发人深思。对于西医中医谁是谁非,一直争论不休,今天的辩论主要围绕这一话题。由于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治病先治已病之身,而西医是一门科学,治病应讲原理,在治疗上只要有症状就该用某种药。中医说西医只治病,却不管已病的人,而西医却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没道理和规律可循。最后,王老师总结,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只要能延长人类寿命就应支持,而不是盲目反对,我们青年中医人要做到是继承中求创新,既不可墨守陈规,也不应该全面否认。然而,为何有许多人敢打着中医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却不打西医的呢?我想还是中医的理论尚不完善,还有中医的道德修养还不过关,所谓大医精诚啊!此外,还有许多同学表达了心中所想,大家获益匪浅。

下午,我校的白书记庞老师、徐翔老师等四位领导亲临,慰问社会实践队,还和广大师生合影留念,表现出领导们对同学们和基层农村的关心,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之四

——2013711

今天可以说是下乡过程中最充实最快乐的一天,最大的感受是村民真的好热情,好朴实,好善良,而作为义诊队伍中一员的我们却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上午9时,我们共分为两个小分队上门为广大村民义诊。作为第一队的我们在庞老师的带领下,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朦胧的细雨,袭人的青草香,蔓延的绿色,甚至几声鸡鸣狗吠声显示出乡村特有的静谧。刚开始,我们专门去了人较多的地方,如门市部,为他们测量,宣传保健知识,进行按摩推拿,尽自己所能。后来,我们渐入村里,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偶尔由于家中正北,不能进去,但随着当地人不断清除对我们的警惕,许多村民竟然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但令人最难忘的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大爷,他那雨中的房子显得那样摇摇欲坠,但我们进入房中时发现家中布置的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连炕上的褥子都破了好几个洞。经过详细询问后,才得知目前只有他与一个4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其他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可是尽管条件不好,他还十分热情地招待我们,顿时只觉鼻头酸酸的,还好老大爷身体比较硬朗,希望他好人一生平安吧!

下午,当地领导带领我们前往八路军石拐纪念馆,学习党的精神。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顺县专门耗资5000多万修建使该县的老一辈革命家和村民们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大家的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随后,我们还在附近的石拐村进行义诊,村民们应声而来,临走时,他们无以为报,竟然端出自己的饭菜,很感动。我想这就是医患和谐吧,如果我们医生和患者都能尽心尽力,怎会有医患纠纷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之五

——2013712

早上,我们继续冒着倾盆大雨前往义诊,一路无畏,只有满心的欢愉,也许这就是帮助别人的快乐吧!

整整一上午,大家主要前往老人家中进行义诊,其中,不乏许多老党员,只见他们家中还保留着那一段光辉岁月的痕迹,或是一张照片,或是一枚勋章,或是一封慰问信,有许多人还是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了。一位老大爷说道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被分配过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但他不后悔来这穷乡僻壤,他看到村民们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感由衷的欣慰。现在,村里不断发展,许多人家里的子女个个是大学生,生活有盼头,大家的日子真的是越来越红火,十八大的召开更加充分体现出党对乡村人民的关心,农民心里是真正乐开了花啊!

到了下午,雨又下大了,想到明天我们就要结束下乡的生活,返回学校,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短短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我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一起住,一处吃,一同学习,志同道合在我们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了,还有学长们对低年级同学的照顾,人间处处是温情。此外,我也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学会了不少优点,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

住宿的窗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现在变宽加深,正像人的一生,此刻,希望河水将我的思绪冲刷干净,明天将会更加广阔,下乡心得到此结束了!

 

共青团山西中药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电话:0351-317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