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下乡心得精选
当六点的闹钟响起的时候,我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开始我的第一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当很多人还在熟睡时,我已经坐上去太原的公交车!在公交的左右摇摆中大约八点多到达了我们的实践目的地,解放军264医院。我和我的同伴来了医院报道,刚分配了任务,就接受到了要出诊的电话。我作为第一个出车的,随120出车。五分钟后到达救援地点,是一位85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初步诊断为呼吸衰竭,而且呼吸音似乎伴着肺水肿。而患者住在一个老式住宅楼,虽然在一楼,不过还是花费了我们很大一番力气才抬出来。家属要求去省人民医院,可是我们去了之后,省人民拒接接收,因为没有床位和检测仪。这充分看到中国的医疗资源的不足,我计算了一下时间,从省人民再往其他医院走,又多花费了七八分钟,而对于抢救那可是分秒必争啊!
中午吃完饭就有点迷糊了,把几张椅子拼起来睡了一会儿。中午两点多时被急救电话叫醒。一出没有空调的急救楼,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感觉整个柏油路都要烤化了。可是当我们抵达现场后,发现患者掉进几十米的深坑,已经失联好几天,救援人员也无法下去,医护人员从上面目测已经死亡。所以和刑警交接后就先撤回急救中心!生命就是那么的短暂!
大约在四点左右又接到电话,是一位膀胱癌患者晚期,已经出现全身疼痛,而且好几天排不出尿。抬上车后出现呼吸困难,大夫催促司机赶快开车,伴随着救护车的鸣笛声,很快到了医院。我们还没有回到急救中心,就接到电话需要出车,到了那里后发现是一名无主患者,而且是在抽搐。抽搐过后,大夫开始寻找患者家属,经过半天寻找才找到。天下还是好心人多,周围的好心人帮忙寻找,还有一位阿姨把自己的水杯拿出来让患者喝。而此时距离我们本次出车已经有一个半小时了。
而我们也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愿天下好心人平安!
1.桃源路环卫局宿舍,女,髌骨脱位习惯性脱位,医生到场后,坚查并复位。
2.一位80多岁老太,脑梗,意识不清,心电图Q波消失,立刻输液,老人意思逐渐回复,能说只言片语。送医院抢救。
3.60多岁患者,血小板低于18*109,从中心医院转到山大二院。
4.新华街一个儿童,玩耍时,膝盖撞到墙上,瓷砖碎裂,髌骨周围出血较多,共四个伤口,简单包扎止血后,送到儿童医院拍片,看髌骨是否骨折。
5.大同路洗浴中心,患者心悸。
6.某酒店,同学聚会,喝酒过敏,进行输液,症状好转。
7.晋祠路,20多岁,和男朋友吵架,生气导致过度呼吸,用纸围成一个漏斗状罩在患者口鼻部,吸进去二氧化碳,几分钟后好转,送入医院面罩通气。
8.中西医院,4岁儿童转院到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