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首页  --  新中医青年  --  正文
一体两翼,和谐共赢——就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机构改革专访校团委王旭书记
日期:2009-01-05 点击: 来源:校团委  作者:本站 【字号:放大 还原
  每一次的学生组织改革必将适应新工作的需要,每一次的机构调整必将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学生会的发展路在何方?学生社团的路该怎样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校团委书记王旭老师的办公室。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都是学生组织,分工不同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高校里最热门的学生组织,与大家的生活、学习最为密切。你也许从未关注过它,也未曾参与过它,但是它已悄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每天早晨的晨练由学生会组织、每年寒暑假火车票订购由学生会组织、学生的日常活动由学生社团组织。
  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作为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组织,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方针,关心和维护广大同学利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社团联合会成立于1999年,旨在加强全校学生社团的协调、组织和管理,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情趣、提高广大同学综合素质”为宗旨。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部以及学科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社团活动以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以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
  改革的为什么是他们
  改革是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发展的结果注定需要改革。在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在我们学校,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对学生组织来言,就是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学生组织管理。我们看到一些学生社团和一些社团正在努力营造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平台,一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平台。
  学校社团蓬勃发展始于1998年,繁荣于2000年以后。从最初的几个社团到今天的近三十个社团;从最初的单一性体育类社团到今天的专业类、公益类等百花齐放的社团;从最初的松散管理到今天的管理体系;从最初的默默无声到今天的百家争鸣……中医学院的社团建设也收获了许多。“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山西省优秀学生社团”、“山西省青年十佳示范群体”等等荣誉花落各家。
  沿着社团发展的轨迹,把脉社团发展的经历,我们看到,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搭建成长成才舞台等方面发挥着许多积极的作用。
  当然了,现状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既要看到社团发展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也要看到社团将来路在何方?
  走到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社团,许多老的社团已经有着十年的历史了,今年更有许多社团要大张旗鼓搞十年会庆之类的活动。面对这些,我们是否更应该问一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怎样走?协会该怎样定位?怎样发展?
  随着同学们兴趣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应运而生,从最初的几个单一的体育类社团到今天种类繁多的社团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而相对于学生社团的学生会,从最初的轰轰烈烈到如今的默默无闻。学生对学生会的认知度在逐渐下降,似乎透过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背后很难清晰地看到学生会的影子。尽管学生会的某些部门仍在卖力的组织文体活动,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欲组织而人不至。学生会对自己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模糊,仿佛是戴上眼睛走进水汽茫茫的水房,被水雾遮掩,努力想看清楚却怎么也看不清楚。那么,对于学生会下一步来说,就是要擦清镜片,迈步前进。再重复以前的道路恐怕是不行了,那就只有先把自己搞清楚了。
  前后对比:更加简洁
  学生会的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走到现在,拥有办公室、学习部、文体部、晨管部、宣传部、勤工部、生活部、《新中医青年》编辑部、《杏林学子园》工作站等九个部门。社团联合会原有文秘部、协调部、外联部、宣传部等四个部门。
  改革后,学生将继续保留办公室、学习部、宣传部、勤工部、生活部、《新中医青年》编辑部、《杏林学子园》工作站等七个部门。
  原有的文体部的职能进行拆分下放至各个文体性社团,由体育类社团来组织和承办学校团委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恢复重建体育部,将文体部组织体育锻炼的职能和晨管部的职能进行整合。原社团联合会各个部门的职能与学生重合的合并至学生会,四个部门撤消成立文秘协调部,总理协会的协调、管理和服务。
  这样一来,学生会的职责将更加明确,由“组织活动型”要逐渐转变到“服务型”,学生社团要打“活动牌”。
  要如何走越来越清晰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次改革是有必要的,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各种各样的改变已经渗入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最明显的就是班委会的人数有所压缩,但职能更加明确,杜绝了某些职位“只加分不做事”的现象。“这让我们很有压力,觉得是应该为班上同学多做一点事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采访中某班宣传委员这样对我们说。一些协会也表示与学生会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不但避免过去活动开展重复,使学生们产生“审美疲劳”的缺点,更做到了集思广益,使各项活动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经费上因为平摊费用也给自己减少了资金压力。但并非都是褒扬。有些同学认为这种改革只是“换汤不换药”,比如没有了晨管部晨练卡依旧要领,比如班委并不能起到那样细致的作用等等。
  “一体两翼”,王处是这样来形容这两大学生组织对学院学生发展的作用的。两只翅膀的强壮是飞行的必要前提,但只有两翼协调配合,整个身体才能充分借助双翅力量飞得更高更远。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两组织的相互独立性,在开展工作时有时又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所以很容易造成“竞争有余,协调不足”的尴尬局面。虽然它们都能较好地完成各自任务,但却很难形成更好的协作,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就像一只鹰,虽然经过时间的历练双翅已经不再单薄,但还难以配合协调。而且组织重复建设、职能模糊不清的不足使学生干部队伍显得过于见杂,不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而且也降低了办事的效率。
  为了贯彻团中央加强团组织建设的要求,更为了适应学生工作的新需要,克服学生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学生组织职能不清,部分学生干部功利心强,滥竿充数等缺陷,院团委决定将学生会及社团联合会再度结合,以求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于是,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如今的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分工更加准确,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三名。其中两个副主席分别负责办公室、学习部、生活部、体育部,勤工部五个基础部门及宣传部,杏林学子园网络工作站和《新中医青年》编辑部三大宣传部门,另外一个副主席主要管理文秘协调部及各家社团,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重组的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不但将学生会及各社团组织融为一体,在内部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如晨管部和文体部同归于体育部,其中的深意其实不难理解,一是晨管部及文体部职能相近,二是合体后更能提高两者工作效率。
  “这次体制改革绝对不是对过去成绩的否定,而是对学生干部资源的优化重组。”王处这样评价,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体制改革是我校贯彻落实团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团的基层建设的重要措施。”改革之后的学生会将从活动组织型向服务型、管理型转变;社团联合会将更好地服务于社团,引导各类社团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职能更加明确,任务分工更加清晰,以促进学生干部充分起到模范表率作用,提升干部队伍形象,创建一支学习型,成长型干部队伍,进而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作为学生处处长,王旭老师不仅时刻关心学生组织及广大学生的成长,成熟,更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享受大学生活的美好。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同学们、辅导员反映等途径,王处了解到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问题。而目前我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根据这种现状,他向我们介绍说学校计划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咨询辅导培训,合格后领取资质证书,以方便更加直接和广泛地向广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体制改革在班委会中新增了心理委员一职,每位宿舍长也将要扮演起心理信息员的角色,从而建立校一系一班三级心理网络。鼓励学生成立心理协会,公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个改革,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切实有效地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工作。
  通过这次对王旭处长的采访,我们不禁对这位“老”学生干部的风采发出由衷的赞叹。整合后的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应该怎样迎接未来的挑战?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机制?学生干部怎样提高自我,充实自我,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干部群体,是否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呢?
 

共青团山西中药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校本部: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121号 邮编:030619 电话:0351-317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