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时光荏苒。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我的大一也结束了。过去一年里的经历如同果园里的葡萄,一串串,一颗颗,晶莹剔透。其中最是与众不同的一颗,就是——大王村。
好了,以上是大部分读者都用过的“记叙文万年不败开场白”,好不容易铺垫了一番,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吧!
2007年我初到山西中医学院,向高年级师兄讨教:此地有甚好去处?答曰:大王村。紧靠学校,为我辈所喜。当下我就对它心驰神往。大王村,听听这名字,多气派,多响亮,一派绿林好汉啸聚山林的豪情。第二天一早出去吃饭,心头一动,嘿!正好去大王村会一会它,经热心路人指引,终于在街口找到了它。
这……这就是……是大王村?!
我终于深刻领悟到一个哲理: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我还想着是什么古代激战近代剿匪的遗址呢,望文生义嘛!展现在我面前的景象只让我想起两个字——赶集。如果再添些牛犊猪崽的话,可就真和老家里赶集没两样了。菜摊,肉铺,小饭馆,便利店,满街的自行车,都笼罩在各种食物出锅的一片热汽中……没有想象中的侠骨雄风,却满是人间烟火。就这么个地儿,还有人逛?哼!
不过事实很快又给我上了一课:大王村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么说吧,大王村就是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于一体的复合型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学校,我们最常去的就是大王村了。尽管有许多热心人士向我讲述过关于大王村的暴力凶杀色情灵异恐怖等不同版本的传奇故事,但我们还是对“去大王村吧!”这一经典创意有着抵挡不住的爱好。吃饭理发购物聚会,哪样能离开大王村?就连有时候朋友来看我,我的第一句话也是:“去大王村逛逛吧!”可我们在村口买瓶饮料,还没下去一半就往往已经转出村口了。每当此时我就像是被人攥住小辫子一样羞愧不已。没办法,它太小了。连朋友都用看见有人用吉他弹《二泉映月》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没事喜欢逛菜市场,品味独特,堪称新时代的开山怪。
提到大王村,不得不说它的一大特色——臭豆腐。如今大王美食我尽数领略,唯有臭豆腐一味至今壮不起胆来一亲“芳”泽。以前只闻其名而求之不得而苦恼,家乡小城又无此罕物,现在却因为它的强烈气味而对它敬而远之。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确实不能闻,可这些摊儿又都摆在村口,我每次去大王村都只得猫腰屏息疾入,犹如鬼子进村,看到那灰灰的一砖砖,更是毛骨悚然,岂敢狎玩?每见有人大嚼此物,心里只生出“佩服”二字,大王村,你可真有包容之心。
现在的我已是大二学生了。我的大一,深深烙上大王村的标志,大王村也布满我大一幼稚的脚印。大王村里讨价还价的主客身影,小馆子里小情侣们耳厮鬓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网吧……一想起大王村,这些影像就纷至沓来。虽然对大王村早已游烦看滥,可没事还是想去转转。中医学子之路艰难漫长,那就让大王村权且当作我旅程中的一站,为我们除些烦恼,添些快乐吧!
“大王村去?”
“同去!同去!”